团队介绍
邓湘
发布日期:2024-05-27
职务: 北京飞纳英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
学历: 研究生
学位: 博士(后)
职称: 教授
手机:13671264451
邮箱:xiangdeng@263.net
教育背景
1983.9-1987.7 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专业学习并获学士学位
1991.9-1994.3 天津大学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专业学习并获硕士学位
1997.9-2001.8 天津大学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专业学习并获博士学位
2001.9-2003.12 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检测与电子研究所博士后(出站获优秀)
2009.9-2010.4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过程成像研究组访问学者
2014.7-2014.9 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工程与信息科学学部机电工程、计算机和电子信息学院进修
工作经历
1987.7-1994.9 总装四川绵阳某基地测试装备研究所传感器研究室助理工程师、工程师
1994.10-2005.6 总后天津某军事院校装运机械系担任教学科研组长、讲师
2003.12-2015.7 北京交通大学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测控系讲师、副教授、教授
2015.8----- 北京飞纳英创科技有限公司主创人,担任公司高级研究员、总经理
现任学术工作职务
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通讯评议专家;《现代电子技术》杂志第十届编委.
年份 | 通讯评议自然基金项目及数量 | |||
国家自然基金(面上) | 国家自然基金(青年) | 国家自然基金(专项) | 其它及备注 | |
2010年 | 5 | 4 | ||
2011年 | 5 | 15 | 河北省自然基金评议2项 | |
2012年 | 1 | 仪器专项1 | 北京市自然基金评议5项 | |
2013年 | 6 | 1 | ||
2014年 | 5 | 2 | 浙江省自然基金评议8项 | |
2015年 | 4 | 3 | 地区基金1 | |
2016年 | 4 | |||
2017年 | 3 | 1 | ||
2018年 | 2 | |||
2021年 | 4 | 2 | ||
2022年 | 6 | |||
2024年 | 12 |
曾任学术和工作兼职
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微纳器件与系统技术分会高级会员,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节能应用技术分会理事;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北京市、河北省、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;IEEE Transactions on Instrumentation & Measurement, 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e of Measurement and Control, Reviewer;《中国机械工程》、《西安交通大学学报》、《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》、《电子学报》等杂志审稿人;北京交通大学机电学院测控1001班班主任;北京交通大学机电2004级研3班班主任;北京交通大学四川地区招生宣传联络组组长;清华大学第十五届博士后联谊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。
北京飞纳英创公司工作主要业绩
■ 专利申请及授权
实用新型发明专利:“精密电容测微仪温漂补偿之传感器安装夹具”. 发明人:邓湘 等; 专利号:ZL2022-2-0679100.1; 专利授权日期: 2022-7-5; 授权公告号:CN216898732U.
■ 产品研发与项目
1. 锂电池隔膜厚度精测用3mm间距电容测微传感器和仪器研制开发(东莞卓高电子生产线配套)。
2. 精密电容测微测振传感器与仪器系统推广与应用开发(助力中科院高能所和北理工等国防科研项目)。
3. 炉温跟踪测试仪与配套分析软件开发与推广销售。
4. 新型精密电容式液位测量传感仪器和标定系统研制开发。
5. 连续两次申报并获评 “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”。
6. 申报并获得 “中关村示范区科技型小微企业研发费用支持资金补贴” 1次。
■ 指导实践研究生
史**(北京交通大学 2019.9-2021.6, 论文+实践 合作指导)
解**(北京交通大学 2017.9-2019.6, 论文+实践 合作指导)
武 *(北京交通大学 2017.9-2018.12, 公司实践指导)
廖**(北京交通大学 2017.9-2018.12,公司实践指导)
许**(河北大学 2017.4-2017.9,公司实践指导)
王**(北京理工大学2017.7-2017.10,公司实践指导)
北京交通大学工作期间的主要业绩:
■ 教学工作
主要讲授 《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(51系列单片机)》(双语授课、优质课程负责人)、《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综合实践 》、《自动检测技术》、《精密测量与系统》、《传感器调理电路》、《计算机拆装实习 》、《机械工程测试技术》(铁路专升本)和研究生课程:《现代检测理论及应用》(学位课)、《现代检测技术》(非学位课)和《应用电子技术》(工程硕士课)。
■ 指导完成的创新项目
2010-2011年,指导大学生创新项目1项(国家级),获“挑战杯”一等奖1项;
2011-2012年,指导大学生创新项目1项(校级);
2012-2013年,指导大学生完成创新项目3项(国家级1项、校级2项),获“挑战杯”三等奖1项;
2013-2014年,指导大学生创新项目1项(校级)。
■ 指导毕业设计学生
2006年:3人+电厂专升本2人
2007年:5人;
2008年:3人;
2009年:4人;
2010年:3人;
2011年:2人;
2012年:4人;
2013年:4人;
2014年:3人;
2015年:3人。
■ 科学研究方向
1. 静电式、电容式及其它先进传感技术;
2. 机械电子精密测量;
3. 两相/多相流参数检测与控制;
4. 电学过程层析成像技术
■ 指导研究生名单
(专业:机械电子工程、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、机械工程(专硕))
2006.9-2008.7:1人
2007.9-2009.7:2人
2008.9-2010.7:2人
2009.9-2011.7:3人
2010.9-2012.7:2人
2011.9-2014.4:3人
2012.9-2015.4:2人
2013.9-2016.4:2人
2014.9-2017.4:3人
2015.9-2018.4:2人
工程硕士:1人(2008)
■ 主持完成的科研项目
1.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“面上”:气固两相流测量的静电成像阵列传感器机理与成像关键技术研究(61573055),2016.1-2016.12.
2.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“面上”:土壤多相介质环境块茎生长状态成像监测关键技术研究(61271307),2013.1-2016.12.
3.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“面上”:基于电阻层析成像和电磁流量计融合的两相流检测研究(60772044),2008.1-2008.12.
4. 北京交通大学:首都机场APM车辆关键部件检测与评估,2014.1-2015.12.
5. 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:静电传感器空间灵敏度特性与优化设计的研究,2011.7-2013.7.
6. 红果园(军工):转台测量工作站研制,2011.3-2011.7.
7.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:RFID电子标签与读写器设计开发,2010.10-2011.3.
8.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:陀螺马达刚度测试数据采集处理(一院13所),2009.3-2009.5.
9.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:四通道专用电容测微仪(航天102所),2006.11-2007.3.
10.北京交通大学:某型号设备电插头现场测试技术服务(横向),2005-2006.
11.北京交通大学:六通道混凝土温度测量装置(横向),2005.1-2005.12.
12.北京交通大学人才基金:电学过程成像的多传感器融合研究,2004-2005.
■ 申请专利
1. 发明专利:一种新型的多模态自适应传感器系统;发明人:邓湘 等;专利号:ZL201010504036.5;专利授权日期:2012-12-26.
2. 发明专利:基于FPGA的块茎电阻成像数据获取系统;发明人:邓湘 等;专利号:ZL201510968967.3;专利授权日期:2018-6-22.
3. 发明专利:双层16 电极静电成像敏感阵列传感器结构设计;发明人:邓湘 等;专利号:201611108965.8;专利授权日期:.
■ 发表学术论著
期刊论文
[1] 阵列式静电传感器结构设计与优化研究 ,仪器仪表学报,2016,Vol.37,No.1:24-31. (EI)
[2] Structural Parameters Optimum Design of the New Type of Optical Aiming System,The Open Electrical & Electronic Engineering Journal,2014,Vol.8: 208-212. (EI)
[3] Parameters design of optical system in transmitive star simulator,BioTechnology:An India Journal(ISSN:09747435),2014,Vol.10(23):14257-1426.
[4] RFID低功耗电子标签和手持阅读器设计开发,电子技术应用,2013,Vol.39, No.6:21-23.
[5] 基于小波包分析的高速牵引电机轴承故障诊断研究,现代电子技术,2012,Vol.35,No.15:106-109.
[6] Fusion Research of Electrical Tomography with Other Sensors for Two-phase Flow Measurement,Measurement Science Review,2012,Vol.12, No.2:62-67. (SCI、EI)
[7] 基于无线数据传输的电容测微仪系统,航空精密制造技术,2011,Vol.47, No.3:54-56.
[8] Study on electrodynamic sensor of multi-modality system for multiphase flow measurement,Review of Scientific Instruments,2011,Vol.82:124701-7. (SCI、EI)
[9] Theoretical study of vertical slug flow measurement by data fusion from electromagnetic flowmeter and electrical resistance tomography,Flow Measurement and Instrumentation,August 2011,Vol. 22, No.4: 272-278. (SCI、EI)
[10] AC Impedance Model of ArrayElectrodes in Multisensor Fusion System for Two-phase Flow Measurement,IEEETransactions on Instrumentation and Measurement,2010,Vol.59, No.6:1722-1726. (SCI、EI)
[11] 精密振动测量用动态滤波器设计,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,2009,Vol.23,No.1:52-57. (CSCD)
[12] 电学过程成像的多传感器融合研究,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,2006, Vol.20, No.2:63-66. (CSCD)
[13] 微/纳米级磨损测量的电容方法研究,仪器仪表学报 ,2005,Vol.26,No.8: 754-756.
[14] 智能型电流不平衡测试仪设计,仪器仪表学报 ,2005,Vol.26,No.8: 778-780.
会议论文
[15] Hardware design of tuber electrical resistance tomography system based on the soil impedance test andanalysis,The 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(ICEIE2016),Sep. 17-18,2016, Nanjing, China. (EI-CA、ISTP)
[16] The design of phase-locked-loop circuit for precision capacitance micrometer, The 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(ICEIE2016),Sep. 17-18,2016, Nanjing, China. (EI-CA、ISTP)
[17] Research on image reconstruction algorithms for tuber electrical resistance tomography system,The 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(ICEIE2016),Sep. 17-18,2016, Nanjing, China. (EI-CA、ISTP)
[18] Simulation Study on Forward Problem of Electrical Resistance Tomography System for Tuber Growth Monitoring,2015 Intel. Conference on Automation,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(AMEE2015), Phuket, 2015.7.26-27, 548-555.
[19] Research on excitation & measurement strategy of tuber electrical resistance tomography system,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nical, Control and Electronic Information,ICMCEI 2014,Taiwan, 2014.6.27-29, 701-704. (EI-CA, ISTP)
[20] Simulation study of tuber electrical resistance tomography system,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nical, Control and Electronic Information,ICMCEI 2014,Taiwan, 2014.6.27-29, 705-708.(EI-CA, ISTP)
[21] Research on Forward Problem of Tuber Resistance Tomography System,Proceedings of 2013 IEEE 11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onic Measurement & Instruments (ICEMI’2013),August 16-18,Harbin,China,2013, 205-209. (EI-CA, ISTP)
[22] Optimum Design of Electrostatic Sensor Conditioning Circuit Based on Multisim,Proceedings of 2013 IEEE 11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onic Measurement & Instruments (ICEMI’2013),August 16-18,Harbin,China,2013, 354-359. (EI-CA, ISTP)
[23] A New Type of Electrostatic Sensor for Velocity Measurement of Gas/Solid Two-Phase Flows,AIP Proceedings(1428, ISBN:9-77889-994-0) of 7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easurement Techniques for Multiphase Flows(7th ISMTMF),Sept.2011,Tianjin University,Tianjin,2012, 277-284. (EI-CA, ISTP)
[24] An adaptive multimodality (ECT, ERT and electrodynamic) sensor for multiphase flow measurement, Proceedings of 6th World Congress on Industrial Process Tomography (WCIPT-6),6-9 September, Beijing,China,2010, 323-326. (EI-CA, ISTP)
[25] Study on Fusion of Electromagnetic Flowmeter and ERT System in Slug Flow,Proceedings of 2009 IEEE 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onic Measurement & Instruments (ICEMI’2009),August 16-19,Changping, Beijing,China,2009,1365-1368. (EI-CA:20095112549761)
[26] A novel Method of Modelling and Simulation for Electrical Resistance Tomography System,Proceedings of 2009 IEEE 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onic Measurement & Instruments (ICEMI’2009),August 16-19,Changping,Beijing,China,2009, 1360-136. (EI-CA:20095112549760)
教改论文
[27] 从指导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谈创新能力培养,中国电力教育,总第269期,(CN11-3776/G4, ISSN: 1007-0079),2013,No.4:27-28.
[28]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双语课程建设中的教学体会,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—北京交通大学本科教学研究论文集(2011,下册),(主编: 张星臣,副主编:李长春,论文合集ISBN号: 978-7-5121-0971-1),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,2012,191-195.
■ 获奖与荣誉
1. 2012-2014年北京交通大学大学生学科竞赛优秀指导教师
2. 2011年度北京交通大学“新联铁”奖教金
3. 2011年度北京交通大学机电学院年度考核优秀
4. 2012年度北京交通大学机电学院年度考核优秀
5. 2008-2010年北京交通大学高考招生宣传优秀个人
6. 2012年北京交通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(第2排名)
7. 第五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(第2排名)
8. 首都高校第六届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(第2排名)
自参加工作以来在其它单位工作的主要业绩
■ 主持和参加完成的科研项目
清华大学做博士后期间:
1. 基于ECT、ERT信息融合的油/气/水参数测量研究(博士后基金),2002-2003,主持.
2. 基于多传感器数据挖掘和信息融合技术的气液两相流测量(“863”项目,2001AA413210),主要参加人,2001-2003.
3. 两线制、低功耗智能流量显示仪(横向),主要完成人,2001-2002.
天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:
4. 水下多相流油气自动开采技术(“863”项目,820-Q-013),主要参加人,1998-2001.
5. 基于层析成象技术的智能化两相流测量系统(博士点基金,97005627),第2完成人,1998-2000.
6. 塑料薄膜厚度在线测量(横向),主要完成人,1998.
天津军事交通学院工作期间:
7. S95-FB1.5新型防爆电瓶叉车研制,项目第2负责人,1995-1997.
8. 引进国外后勤装备样品消化研究计划项目-H2.5XL防爆电瓶叉车(总后项目),主要完成人,第3排名,1995-1996.
天津大学上研究生期间:
9. 电容法测量胶带涂层厚度的在线应用研究(横向),主要完成人,1994.
10.汽车发动机汽缸套磨损测量研究,主要完成人,1991-1993.
总装绵阳某基地工作期间:
11.应变式大压力小差压变送器研制(总装某基地项目),主要完成人,1988-1990.
■ 所发表学术论著
期刊论文
[29] Velocity Distribution Measurement Using Pixel-Pixel Cross Correlation of Electrical Tomography,Chinese Journal of Electronics,2004, Vol.13, No.3:548-551. (SCI-843DZ, EI 04338311940)
[30] 两线制4~20mA环路供电流量显示表研究,仪器仪表学报,2003,z2: 646-648.
[31] 两线制低功耗流量显示仪设计,仪表技术与传感器,2003,No.11:8-11.
[32] 西气东输工程中的检测与自动化仪表技术,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,2003,Vol. 5, No.3: 39-43.
[33] 基于ECT、ERT信息融合的油/气/水参数测量研究,仪器仪表学报,2002,z2: 888-889.
[34] 基于电阻层析成像技术的两相流速度测量系统研究,自动化仪表,2002, Vol.23,No.11:8-11.
[35] 塑料薄膜及涂层厚度在线测量研究,计量学报,2001,Vol.22, No.4: 268-271. (EI)
[36] The design of a dual-plane ERT system for cross correlation measurement of bubbly gas/liquid pipe flow, Meas. Sci. And Technol.,2001, 12(8):1024-1031. (SCI、EI)
[37] 提高电阻层析成像实时性能的研究,天津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),2001,Vol.34, No.4:467-471. (EI)
[38] 双敏感电极阵列的电阻层析成象系统的优化设计, 仪器仪表学报,2001,Vol.22(z2): 241-242.
[39] 数显式多种模数蜗杆齿厚检测装置设计,宇航计测技术, 2000,Vol.20, No.2: 2-5. (CSCD)
[40] 电瓶防爆叉车发展应用研究概述,叉车技术,1997, No.2:3-9.
[41] 电瓶防爆叉车发展应用研究概述仓储管理与技术,1997, No.3(总第64期): 42-44.
[42] 电瓶防爆叉车发展应用研究概述仓储管理与技术,1997, No.4(总第65期): 44-45.
[43] 圆柱面径向微小尺寸测量用特殊平行板电容传感器讨,传感器世界,1996, 9:11-16.
[44] 国外仓储管理中的移动无线频率数据通讯技术仓储管理与技术,1995,No.4: 36-37.
会议论文
[45]Research on the Pixel-pixel Cross-correlation for the Velocity Distribution Measurement of Two-phase Flow,Proceedings of 3rd World Congress on Industrial Process Tomography, Banff, Canada, 2003, 547-552.
[46]基于像素相关的速度分布测量研究,2002年工程热物理学会计量测试学会多相流联合会议论文集(大连):616- 620.
[47]Measurement of the Gas Phase Velocity in Gas-Liquid Flows Using Dual-Plane ERT System,Proceedings of the 2nd World Congress on Industrial Process Tomography,Hannover,Germany,2001:669-676.
[48]Research of Dual-Plane Electrical Resistance Tomography Cross-Correlation for Gas-Liquid Flow Measurement,Proceedings of the 3rd ISMTMF,Fukui,Japan,2001:144-149.
[49]电层析成像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,东北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-第6届全国多相流检测技术学术会议专辑),2000,Vol.21, S1: 1-5.
[50]聚酯薄膜及热敏材料涂层厚度在线微机检测,计算机及其网络的应用与发展—第五 届全国计算机应用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(第一册),电子工业出版社,1999, 83-86.
■ 获奖与荣誉
1. “圆柱面径向微小尺寸测量用特殊平行板电容传感器讨论”一文获军事交通学院1996年度科技论文一等奖(第1排名).
2. “电学层析成象技术发展与未来”获2000年天津市电子仪表年会优秀论文奖(第3排名).
3. “两相流过程截面检测信息提取研究”获2010年天津市自然科学三等奖(第5排名).
(所有统计资料与数据截至为2024年5月27日)